公司名稱天津邁訊科智能技術有限公司
配套附件電腦、手機、APP
語言版本多語言
軟件形式定制安裝
安全標準安全
軟件名稱數字化車間
對于數字化車間建設,我們可以參考德國工業4.0中對“智能工廠”的定義: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,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。前半句“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”,指除了包括智能化的機床、機器人等生產設施以外,還包括對生產過程的智巧化管控,站在信息化的角度,就是智巧化的MES制造執行系統。而后半句:“以及網絡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”,是指將生產所用的生產設備與設施(如機床、熱處理設備、機器人、AGV、測量測試設備等各種數字化設備),進行互聯互通、智巧化的管理,實現信息化系統與物理系統的深度融合。目前很多企業實施的設備物聯網(包括傳統的DNC/MDC功能)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。

數字化車間”,是企業已經熟悉和常用的基本術語,其中“數字化”的內涵包括但是并不限于數字化本身,而是將數字化、網絡化要素集成為一體并在內涵上有所擴大的“數字化”概念,其基本含義與德國工業4.0中的“Smart(智巧)”相對應,與中國工程院提出“數字化網絡化”的智能制造第二范式相對應。本文以下凡是提及“數字化車間”之處,皆采用該術語內涵。

數字化車間建設有三條主線,一條是以機床、熱處理設備、機器人、測量測試設備等組成的自動化設備與相關設施,實現生產過程的化執行,這是數字化車間的物理基礎。第二條線是以MES為中心的智巧化管控系統,實現對計劃調度、生產物流、工藝執行、過程質量、設備管理等生產過程各環節及要素的精細化管控,這是典型的賽博系統。第三條主線是在互聯互通的設備物聯網基礎上,并以之作為橋梁,聯接起賽博空間的MES等信息化系統與機床等物理空間的自動化設備,構建車間級的CPS系統,實現了賽博與物理兩個世界的相互作用、深度融合。

很多人認為,大量采購和引入數字化設備是建設好數字化車間的前提。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:數字化設備與數字化車間之間既非必要條件,也非充分條件。即便車間中全是數字化設備,如果沒有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,沒有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管理,數據沒有實現真正的有序流動,也不能稱之為數字化車間。相反,即便車間里的設備不全是數字化設備,但經過“三啞改造”,設備被接入信息化系統,生產過程實現數字化、網絡化與智能化(如智能排產、決策支持分析等),對生產計劃、生產資源、生產進度與產品質量等數據在信息化系統中進行有效管理,并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有序流動,也可算是數字化車間。比如,在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可以通過數字化、網絡化改造實現車間的數字化管理。
數字化車間系統選型原則
目前市場上號稱能做數字化車間或MES系統的公司有很多,良莠不齊。企業在系統選型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:
1)完整性。很多系統只是停留在生產、庫房、質量等部分模塊上,不能夠對車間進行的管理,這類系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車間或MES系統。
2)性。制造企業需要的是一套理念及技術的系統,排產、數據自動采集、協同制造等都是數字化車間的核心功能,雖有很大的技術難度,但只有真正突破這些技術瓶頸,才能支撐起智能制造的發展需要,才能程度地發揮車間的生產潛能,而不僅僅滿足于臺賬的電子化或者簡單的看板管理。
3)成熟性。系統應該是有行業成功案例的成熟產品,并具有良好的靈活性和擴展性。是平臺化產品,便于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快速定制開發與系統部署,減少企業的實施風險。
4)性。數字化車間系統具有非常明顯的行業背景,除了分為流程、離散兩個大類之外,即便是同為離散行業,也分機械加工、電子組裝、服裝加工等很多類型的行業。用戶要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、具體需求來選擇的系統。比如,有的系統即便在太陽能領域很成功,但可能沒做過行業,甚至機械加工都沒做過,面對多品種、小批量的等行業,這類系統就很難成功。
5)技術團隊。數字化車間系統需要團隊進行二次開發與實施,需要周到、及時、的服務,制造企業需要對供應商進行公司實力、服務能力、典型客戶等多方面的考察,確保項目的成功率及將來可持續性的服務。
6)選型人員組成要合理。采用“IT為主導,用戶為主體”的方式,IT部門組織交流、調研等活動,并從IT技術方面進行把關;而精通生產管理的使用部門則從功能上、使用方便性等方面進行確認,相互配合,共同完成選型工作。否則,縱然是IT部精挑細選回來的軟件,使用部門感覺不好用,不愿意配合使用,這樣的系統,即便是架構再好,集成性再好,終還是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。
7)易用性。系統使用界面友好,操作簡單,易學易用,確保車間工人能掌握。
8)性價比高。在滿足使用要求前提下,還要做到價格合理、功能實用,降低企業購置成本。
http://www.pian9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