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名稱天津邁訊科智能技術有限公司
配套附件電腦、手機、APP
語言版本多語言
軟件形式定制安裝
安全標準安全
軟件名稱數字化車間
對于數字化車間建設,我們可以參考德國工業4.0中對“智能工廠”的定義: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,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。前半句“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”,指除了包括智能化的機床、機器人等生產設施以外,還包括對生產過程的智巧化管控,站在信息化的角度,就是智巧化的MES制造執行系統。而后半句:“以及網絡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”,是指將生產所用的生產設備與設施(如機床、熱處理設備、機器人、AGV、測量測試設備等各種數字化設備),進行互聯互通、智巧化的管理,實現信息化系統與物理系統的深度融合。目前很多企業實施的設備物聯網(包括傳統的DNC/MDC功能)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。

數字化車間”,是企業已經熟悉和常用的基本術語,其中“數字化”的內涵包括但是并不限于數字化本身,而是將數字化、網絡化要素集成為一體并在內涵上有所擴大的“數字化”概念,其基本含義與德國工業4.0中的“Smart(智巧)”相對應,與中國工程院提出“數字化網絡化”的智能制造第二范式相對應。本文以下凡是提及“數字化車間”之處,皆采用該術語內涵。

數字化車間建設有三條主線,一條是以機床、熱處理設備、機器人、測量測試設備等組成的自動化設備與相關設施,實現生產過程的化執行,這是數字化車間的物理基礎。第二條線是以MES為中心的智巧化管控系統,實現對計劃調度、生產物流、工藝執行、過程質量、設備管理等生產過程各環節及要素的精細化管控,這是典型的賽博系統。第三條主線是在互聯互通的設備物聯網基礎上,并以之作為橋梁,聯接起賽博空間的MES等信息化系統與機床等物理空間的自動化設備,構建車間級的CPS系統,實現了賽博與物理兩個世界的相互作用、深度融合。

數字化車間是基于生產設備、生產設施等硬件設施,以降本提質增效、快速響應市場為目的,在對工藝設計、生產組織、過程控制等環節優化管理的基礎上,通過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等手段,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,對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、測等生產資源與生產過程進行設計、管理、仿真、優化與可視化等工作,以信息數字化及數據流動為主要特征,對生產資源、生產設備、生產設施以及生產過程進行精細、、敏捷、地管理與控制。數字化車間是智能車間的步,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。
數字化車間實施效果
通過成功實施數字化車間系統,企業在車間管理方面將會有質的提升,為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1) 設備互聯,“啞設備”聰明起來
通過設備的互聯互通,將車間的數控機床、熱處理設備、機器人等數字化設備實現程序網絡通訊、數據遠程采集、程序集中管理、大數據分析、可視化展現、智能化決策支持,將設備由以前的單機工作模式,升級為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管理模式。
2) 協同生產,讓設備地運轉
通過系統中的計劃、排產、派工、物料、質量、決策等模塊,以信息化系統為手段,實現各種信息的共享與協同,做到車間層面化計劃、精益化生產、可視化展現、精細化管理,將以前串行生產轉變為并行的協同生產模式,實現“一個流”的生產,工件轉移到設備前,加工程序等技術文檔、工裝夾具等生產資源已經全部準備就緒,大大減少設備的各種等待時間,可明顯提升設備生產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,提高客戶滿意度。
3) 虛實融合,數據在流動中增值
改變傳統的制造模式,做到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,虛實映射、相互促進。車間各崗位、各設備都融于整個信息化系統,以數據有序流動為特征,以高質生產為核心,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、測各環節相互融合,基于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的管理系統,使管理者能做到“看得見,說得清,做得對”,實現了生產過程的“Smart”,即敏捷、、高質、低成本、綠色、協同的智巧化生產與服務模式。
4) 智能制造,降本提質增效是標尺
通過數字化車間建設,對車間進行全面的科學管控,大幅度提升車間計劃科學性、生產過程協同性、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系統的深度融合度,并在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的基礎上進行透明化、量化管理,可對企業生產效率、產品質量、生產成本等方面有明顯改善。
http://www.pian9.cn